大清光绪三十二年,换算成西历便是1906年。这一年的春天,东邻日本,樱花盛放,处处洋溢着宜人的气息,景致格外赏心悦目。
然而,在一位年轻人的面庞上,却寻觅不到半分如沐春风的欢愉之色,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无奈、无助,以及难以抑制的焦躁神情。
如此瘦小的他,置身于东京街头熙熙攘攘的汹涌人潮之中,毫不起眼,宛如沧海一粟。
若非得说他有什么独特之处,那便是浑身散发着的、怎么也掩饰不住的落魄与惆怅之感。
其实,这个年轻人当初是怀揣着“风萧萧兮易水寒,壮士一去兮不复还”的悲壮豪情,毅然决然地踏上了海轮,奔赴东邻日本,一心只为改变自身的命运。
在蒋志清的脑海中,早早便萌生了一个极为强烈的念头,那便是改变命运,出人头地!
故事要从这个乳名叫瑞元的年轻人8岁那年说起。在8岁之前,他家经营着一个规模不大的盐铺,还拥有一些田亩,父亲勤勉,母亲贤惠,一家人的日子过得无忧无虑。在那段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里,顽童瑞元也时常搞些令人忍俊不禁的恶作剧,结果还得了个“无赖”的“雅号” 。
同父异母的兄长急着分家析产,寡母只能带着瑞元和一弟一妹,艰难地维系着生活。祸不单行,年仅4岁的弟弟也不幸夭折。这个孤儿寡母的家庭,彻底被悲恸与凄惨的阴影所笼罩。而寡母心中最大的期盼,就是能将唯一的儿子瑞元抚养成人,支撑起这个家。
失去亲人的痛苦,如影随形,让人久久难以走出。但对于少年瑞元来说,更刻骨铭心的,是家道中落后所遭受的种种轻蔑与欺辱。
瑞元永远也忘不了那个场景:一天,他和几个小伙伴在邻居家玩耍,到了午饭时间,邻居家主妇端出香气四溢的鸡汁烤芋头分给小伙伴们。每个孩子都拿到了属于自己的那份,可轮到瑞元,他刚想伸手去接,主妇却端着芋头转身走了。
那一刻,瑞元满心疑惑,紧接着便是被当众羞辱的愤怒与无助。慢慢地,曾经一起玩耍的伙伴们也都渐渐疏远了他。从街坊四邻的指指点点中,瑞元明白了,大家嫌弃他没有父亲管教,怕他带坏自家孩子,而且觉得和他这个穷小子混在一起没什么好处,没什么出息。
每当听到背后有人窃窃私语,说他是小无赖、穷酸样,没父亲教养,瑞元都怒火中烧,想立刻反驳,可终究是强忍住了。他清楚,孤儿寡母的家庭,势单力薄,根本逞强不得。
怎么办?曾经活泼好动的瑞元,像是变了个人,常常独自躲在无人的角落,沉思默想,整日郁郁寡欢。
思来想去,瑞元认定,既然无法改变他人,那就改变自身。而改变自身的唯一途径,就是发愤读书,考取功名,出人头地,这样自己既能扬眉吐气,也能让含辛茹苦的母亲过上好日子。
寡母十分理解儿子的心思,也竭尽全力为他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,哪怕倾尽所有,也要支持儿子读书。然而,靠读书求功名的道路,很快就遭遇了挫折。当时列强妄图瓜分中国,国家危机四伏,朝廷反思后决定推行新政,新政的关键举措便是废除科举、设立学堂、派遣留学生。
虽然科举之路被阻断,但新式学堂反而激发了瑞元更强烈的学习热情,也极大地拓宽了他的视野。他意识到,国家正处于危难之中,在这片土地上,有无数人像他一样,活得毫无尊严,没有幸福可言。
无论是为了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,还是改变自身命运,总之,出国留学在当时慢慢的变成为一种潮流,瑞元也动了这个心思。在国内,他看不到自己的未来出路。可是,要留洋,寡母能舍得吗?家里的经济情况又能否支撑呢?
那段时间,在奉化县的龙津中学,瑞元每天都早早起床,洗漱后就会站在宿舍阳台上,紧闭双唇,双臂交叉,一待就是半个小时,神色间满是坚定与沉思。
在学校阅览室,他总是第一个抢到从上海送来的报纸,如饥似渴地阅读。就在这时,一件意外发生了。
那天,瑞元从龙津中学回到家中,村里的甲首前来催缴差粮,与母亲起了争执。瑞元一听才明白,自家孤儿寡母,生活近乎穷困潦倒,甲首不但不体谅,还仗势欺人,额外多派差粮。母亲觉得摊派不合理,据理力争。站在一旁的瑞元义愤填膺,忍不住指着甲首破口大骂,差点就动起手来。
甲首恼羞成怒,到衙门状告瑞元。原以为官府会主持公道,没想到官府不问是非曲直,强行逼他招供。
瑞元无奈,为了不让母亲受牵连,只能忍辱画押,随后被官府关进大牢,监禁了好几天。
回想自己8岁丧父,一家人孤苦无依;而国家又是政治腐败、官员贪婪,小吏仗势欺人,相互勾结作恶。自家门庭单薄,成了他人觊觎的对象,日复一日地遭受欺凌逼迫。就拿田赋征收来说,被强令承担劳役,产业被夺走,祖先留下的田地都保不住,甚至还被构陷到公堂,受尽屈辱。乡里没有公正的言论,亲戚族人大多冷眼旁观。母子二人含着悲愤,咽下痛苦,其中的艰难苦涩,难以言表。年轻人的心中,燃烧着仇恨的怒火。
他深切地明白,唯有出人头地,才能消解心中那熊熊燃烧的仇恨怒火。可摆在眼前的难题是,出人头地的道路究竟在何方呢?
在那个时代,几乎所有满怀热血的青年,都将出国留学视为改变命运、实现理想抱负、成就一番功业的捷径。毕竟当时的政府腐败不堪,社会极度不公,底层民众根本就没有容身之所。所以,这个曾忍受屈辱、发誓要出人头地的年轻人,外出求学的想法愈发强烈,也愈发坚定不移。
心意已决后,年轻人提笔给母亲写信,坦诚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:“若不能出人头地,便无法消除我心中的怨恨;若不东渡求学,就难以迎来翻身的机会!”
亲戚朋友们得知这一条消息后,都不太认可,纷纷前来劝阻。他的母亲虽不是出身名门的大家闺秀,但却是个深明大义、能辨是非的人。那些有钱有势、门路广的人家的孩子纷纷出国留学,自己的儿子为什么不行呢?况且儿子的这份志气和志向,也让她深感欣慰。天下的父母,谁不期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摆脱屈辱和贫困,出人头地呢?所以,刚过四十岁的母亲,不仅没有阻拦,反而强忍着即将与骨肉分离的痛苦,四处借钱,竭尽全力为儿子筹备东渡的路费。
临行之时,为了向亲人表明自己一定要混出个模样的坚定决心,同时也表示要与这腐败的政府和不公的社会彻底决裂,年轻人拿起剪刀,就要剪掉拖在身后的辫子。家人们顿时慌了手脚,赶忙上前阻拦。要知道,剪辫子可是大清律法明确禁止的行为,要是贸然行事,那可是会有性命之忧的。为了不让母亲担忧,年轻人只好强忍着,留下了辫子。
年轻人了解到,甲午战争失败后,清政府痛定思痛,下定决心编练新军,还派遣留学生前往德国、奥地利等国学习军事。
后来,包括他家乡浙江以及湖北两省的少数学生,陆续来到日本,进入东京的成城学校武科学习军事,这也渐渐带动了不少人纷纷前来。随着中国留学生数量日益增多,日本政府为了顺应这一形势,将成城学校武科进行了扩建,并改名为振武学校,专门招收中国留学生。
振武学校虽然只是一所初级军校,但却是获取军官资格的必经之路。按照日本军部的规定,所有报考军校的人,必须先进入初级军校,毕业后要先以普通士兵的身份到日本军队中实习半年到一年左右,取得下士资格后,才能进入士官学校深造,之后再到军队实习,这样才能轻松的获得军官资格。
蒋志清此次东渡日本,目标明确,就是冲着振武学校来的。在他的美好憧憬里,只要踏入振武学校的大门,用不了三五年,就能顺利蜕变,成为一名少尉军官。
可现实却给了他沉重一击,学校给出的答复,仿佛一盆冷水兜头浇下,瞬间让他从头顶凉到了脚底。
这个年轻人有所不知,他祖国的政府,尽管腐败又无能,在防范威胁政权的人和事、将其扼杀在萌芽状态这件事上,却格外用心,早已把控制国民的触角伸到了海外。
在他东渡的两年前,即光绪三十二年(西历1906年),清政府就已做出规定,并与日本政府达成协议:但凡报考日本军事学校的学生,必须由各省的最高长官或者陆军部保送才行。
这就意味着,像他这样直接前来报考,却没有保送资格的,日本的军事学校根本不可能接收他蒋志清。
情况还不止如此,清政府甚至对这一规定实施前就已经在读的留学生,专门派人进行了甄别。被鉴定为忠于政府的,转为官派生;被认为有不向的,则会被剔除出去。同样来自浙江的陶成章,据说他是秘密革命团体光复会的成员,就因此被学校开除了学籍。
实际上,就在上一年11月,日本文部省应清政府的再三请求,颁布了《关于清国人入学公私立学校的规则》,也就是《清国留学生取缔规则》。这一个文件一经颁布,就引发了留学生们的强烈不满。
各校留学生代表连续多日前往大清国驻日公使馆,要求彻底取消这一规则,然而并未取得任何成果。随后,300多名留学生召开大会,通过了《东京留学生对文部省取缔规则规则的驳议》,毅然决定实行总同盟大罢课。彼时,在日本的留学生群体中,形成了鲜明对立的两派观点。
以秋瑾、宋教仁为代表的一派,坚决主张集体回国,以此表达对《清国留学生取缔规则》的强烈抗议,先行回国的先头部队就有200多人;而以汪精卫、胡汉民等人为代表的另一派,则反对集体归国,他们倡导“坚忍奉公,力学爱国” 。
湖南籍留日学生陈天华,怀着满腔悲愤,留下绝命书,决心以自己的死来激励国人“共讲爱国”,最终在东京大森海湾决然投海自尽!
可令人遗憾的是,对这些在日本留学生群体中发生的重大事件,这个一直自认为眼界颇为开阔的年轻人——蒋志清,竟然全然不知。
回顾自己的东渡之行,他此时才深切地意识到,这趟旅程未免太过冒险、太过莽撞,也太过仓促了。
他深深地体会到,作为一个出身社会底层的年轻人,要是没有引路人的帮扶,想要改变自身的命运,简直难如登天!
但他骨子里那股不服输的劲儿,让他实在不甘心就这样放弃。于是,他抱着最后一丝希望,马不停蹄地接连跑遍了东京及其周边所有的军事学校,言辞恳切地苦苦恳求校方能够收留自己。
然而,命运似乎并没有眷顾他,没有一所军校愿意打破规则,接纳这个没有保送资格的年轻人。
此刻的他,就像一只迷失方向的无头苍蝇,四处碰壁,陷入了一筹莫展的困境,满心都是绝望与无助 。
新华社北京4月7日电(记者阚静文)“住手!”“抗争”“我们不想要这样的美国!”,超1000场,逾50万人参与……美国总统特朗普日前签署最新的“对等关税”行政令,加之美国政府此前出台的一系列政策,引发美国国内及欧洲强烈抗议。连日来,多地民众走上街头,用行动表达不满与愤怒。
美国2日宣布对所有贸易伙伴征收“对等关税”,挑起全世界贸易战,引发国际社会强烈反应,包括美国在内的全球金融市场大幅震荡。面对国内国外的愈发激烈的反对声音,特朗普强硬地“拒绝一切”。而来自曾经亲密盟友的反击,也已经“箭在弦上”。
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期频频表态,称美国政府4月2日起将对全球征收“对等关税”,并针对特定行业征收额外关税。此举引发广泛批评。特朗普表示,目前关税计划已经制定。白宫新闻秘书莱维特称,该计划不会包含任何豁免条款。
4月7日,#宋清辉称对胖东来是很正常的批评 :希望双方沟通,如果沟通不了会积极应诉。#宋清辉回应拟被胖东来索赔百万
“甲亢哥”深圳火爆 一口气买了3台华为手机 惊叹“这是中国最好的手机”#甲亢哥 #华为
女子称被企业家丈夫逼迫喝尿,孕期被强行发生性关系,曾在4个月内两度流产
4月2日,在郑州一居民小区,大皖新闻记者见到了今年36岁的李萍。李萍介绍,2014年下半年,她经人介绍认识了河南遂平籍男子邹某,2015年2月,双方在相处数月后登记结婚,一同生活在郑州市金水区。
广州15岁男孩在家做实验被炸伤,是学校布置的化学作业?教育局:初二还没学化学
4月6日,广州市荔湾区富力广场小区被曝“一男孩在家进行化学实验引发爆炸并受伤”,引发关注。网传信息数据显示,爆炸发生时“整栋楼震了一下”,男孩被抬上担架,双眼有血迹疑被炸伤,衣服和裤子上布满了血迹。有网友称该男孩做的是化学实验,也有网友疑惑是否为学校布置的作业。
特朗普一月正式执政之后,对于全球都在不断的进行关税征收,其中对于中国在2月份加收10个百分点关税,到3月份再次加收10个百分点关税,两次累计加收超过20个百分点的关税。在这系列举措之下,中美两国贸易战争已然正式打响。与此同时,还有很多国家同样也被特朗普所颁布的关税政策波及。